2020年將逝四分之一,在這四分之一的時間里,大部分母嬰渠道遭遇了明顯落差。春節本是母嬰店人頭攢動的時間節點,但受疫情的影響,門店卻陷入門可羅雀甚至關門的局面。而2-3月份,一些門店生意也出現下滑。門店該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成為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此次貝萊優品也和諸多行業人士交流到該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母嬰加盟連鎖利潤提升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如今,許多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優的商品。對于母嬰渠道而言,滿足物美價優也就意味著商品價格低,而壓低商品價格也就意味著利潤空間不斷縮減。如何解決行業生意越來越難做、盈利空間不足等問題,越來越多規模性連鎖通過縮短供應鏈給了我們一個參考。
打造自有品牌,壓縮供應鏈,確實有助于母嬰渠道實現對毛利和零售價格體系自主管控,避免被動局面。總的來說,消費者對自有商品的品牌要求相對較低,其生產的毛利也相對合適,但自有品牌對供應鏈的打造要求較高,從建廠或尋找合作工廠,從產品研發到產品上市,每一步的壓力都不會小。因此,發力自有品牌的戰略布局目前更多還是出現在大規模連鎖,而且目前的自有商品更多還是集中在用品、玩具、棉品等主體上。
有實力支撐發展自有品牌的母嬰渠道自然可以依托自有產品來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那對于實力尚且不夠的母嬰門店,又該如何提升競爭空間呢?一根火柴點燃后很快就會熄滅,但火柴越多越能形成燎原之勢。對母嬰渠道發展也是同理,當自己不能獨當一面時,和渠道或品牌形成戰略聯盟就很有現實意義,一定程度能快速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